法国粗线条分类也有讲究(垃圾分类,国外这样做)

    早在1975年,法国就颁布了有关废物管理的首个法律框架。40多年来,随着法律的细化和政府不遗余力宣传,垃圾分类制度早已在法国深入人心。

    走在巴黎街头,不难辨识出居民楼前放置的几种垃圾桶:黄盖的垃圾桶收集纸质及塑料包装盒、报纸杂志、印刷品、小型家电和清空并压扁的塑料瓶、金属罐等可回收物品;白盖的垃圾桶收集玻璃制罐头瓶和酒瓶;剩饭菜等家庭日常垃圾则要装入封好口的垃圾袋后才能丢入绿盖垃圾桶里。至于家具之类大件废弃物、有毒物品或危险物品等不属于这三种颜色垃圾桶负责回收的物品,法国各地政府也会设置一些废品回收站供市民投放,或是每月定期到各居民区回收。此外,在一些大型超市里,也会提供便民服务,回收电子垃圾。至于生产废料的企业,则需自己承担相关的垃圾回收,同时负责将垃圾分类运输至有关回收站。

    看似粗线条的分类其实有不少学问和讲究,比如,如果一块纸板沾了一些污渍,出于对垃圾处理场卫生的考虑,市民还是应该将其扔到绿盖垃圾桶里。如果对一件垃圾该扔到哪个垃圾桶拿不准,市民可以在当地政府的网站上找到解答。

    如果有居民发现自己的小区并没有某一种分类回收箱,那么可以向门房或者公寓楼管理员反映,后者有权向所在地区的清洁服务部申请,获得由政府发放的垃圾回收箱。

    在记者所在的小区,经常在楼内电梯间碰到倒垃圾的邻里,有时是给妈妈搭把手抱着几个空塑料桶的三四岁小姑娘,有时是拎着一袋塞满废报纸、旧纸盒的退休老太太,无论男女老少,做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再普通不过的习惯,即便回收箱在地下一层,而每家每户的厨房都有一个厨余垃圾通道,他们也会不嫌麻烦地把一段时间内积攒的可回收垃圾搬到楼下分类投放,而不会贪图省事直接把可回收的垃圾扔到厨余垃圾通道。

    “焚烧未分类处理的玻璃品包装是非常昂贵的,一吨要耗费171欧元,而分类回收的玻璃处理起来只需要91欧元的成本。每回收1吨玻璃瓶,也就是大约2222个750毫升的瓶子,可以制成2138个新瓶子,回收利用率非常高,这相当于节约了0.66吨的砂、1.17立方米的水、1.46兆瓦时能源……”虽然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已久,法国各级环保部门和组织仍常常进行环保宣传,给市民提个醒。

    有一次,记者在家中遇到了当地负责居民区事务的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上门发放结实的购物袋,“您好,这个厚袋子可以用于收集玻璃制品”。同时,工作人员还不忘向记者介绍有关知识,“您也可以在袋子上看到介绍,玻璃制的瓶、罐可以被分类回收再利用,而灯泡、餐具、镜子、花盆则不在回收范围内,因为它们不能被重复利用。废弃的玻璃瓶需要清空,但不用清洗,去掉盖子投入路边的回收箱即可”。

    法国调查机构益普索集团的报告显示,近年来,每名法国人平均每年回收46.3千克家用包装,家庭废品的回收利用率基本稳定在67%,各类废品的再利用相当于减少了21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